率领庞大代表团,“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卢拉来了!

  4月13日电(甘甜) 4月12日晚,巴西总统卢拉率大型代表团抵达中国上海,开启访华之旅。这是卢拉第五次访华,也是他第三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卢拉此访除了象征意义之外,预计有望取得实际成果,将加强中巴两国在经贸、农业、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双边关系提质升级,从而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资料图:巴西总统卢拉。

  行程密集

  卢拉率庞大代表团访华

  巴西《经济价值报》指出,卢拉在康复后不久便来华访问,重新安排访问的速度之快,行程之密集,反映出两国希望举行会晤的强烈政治意愿。

  卢拉所率领的巴西代表团规模庞大,颇受关注。法新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外媒报道称,巴西代表团中大约有40名高级官员,包括巴西内阁部长、州长和国会议员,以及近200多名巴西商界领袖。

  外媒介绍称,此次的代表团中有多名部长,包括外交部、财政部、环境和气候变化部、农业和畜牧业部、科技创新部、矿业和能源部等,这表明农产品,铁矿石、地球资源卫星、5G通信、半导体等产业和领域都在卢拉此次访华的经济议程中。

2019年12月20日消息,中国成功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等9颗卫星。贺萌 摄

  按照日程安排,卢拉将在上海与来自基础设施、技术和汽车行业的商业团体代表会面。

  此外,卢拉计划13日出席巴西前总统罗塞夫就任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的就职典礼。该银行是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共同发起的多边开发银行。

  随后,卢拉将前往北京。

资料图:巴西前总统罗塞夫(中)。

  携手共进

  中巴有望在多领域深化合作

  巴西《环球报》称,除了象征意义之外,卢拉此访也将取得实际成果。巴中两国预计将在经贸、农业、科技等领域加强合作,并签署多份协议。

  中国和巴西互为重要经贸伙伴,近年来,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双边贸易稳步发展,投资合作日趋活跃。

  据中国商务部介绍,2022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1714.9亿美元,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巴西重要的直接投资来源国。巴西是中国大豆、鸡肉等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玉米等重要农产品也已实现对华出口并迅速增长。

  巴西《环球报》注意到,当下,巴中两国企业之间的谈判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就在卢拉抵达中国前夕,两国私营部门的代表已在清洁能源、造船和金融等领域达成了至少 20 项协议。

  而在卢拉此访期间,两国有望就商业交易中的数字认证达成协议,这将使产品处理更快、更可靠,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的全球市场情报分析师艾尔莎·罗萨莱斯和杜兰·卡雷特还表示,卢拉访华期间将达成的协议,可能还将“涵盖国家合作,包括加强技术知识共享等,以支持亚马孙雨林保护”。

图为鸟瞰亚马孙雨林。

  提质升级

  “我们将巩固与中国的关系”

  事实上,这是卢拉第五次访华,也是他第三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早在2001年5月,卢拉就曾以劳工党名誉主席身份率团访华。

  2008年8月,卢拉到访中国,出席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2022年2月,他又在其个人官方网站上发表贺信,向中国举办2022年冬奥会表达热烈祝贺。

  对于此次再访中国,卢拉近来也多次表达了期待之情。

  4月10日,就任巴西总统百日当天,卢拉在接受巴西国家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我们将巩固与中国的关系。”他还称,将利用此次出访更好地了解中国,并展示希望能够吸引中国投资的项目。

  法新社指出,卢拉此次访问,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国和拉丁美洲最大经济体巴西之间本就深厚的双边关系。

  巴西新闻网站G1还称,多年来,卢拉重视发展两国关系。在他首次担任巴西总统期间,巴西政府就加强了与中国的联系。也正是在此时期,巴西同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开启了金砖国家合作序幕。

2月3日,中国驻巴西大使祝青桥在巴西总统府向巴西总统卢拉递交国书。图片来源:中国驻巴西大使馆网站截图

  2023年2月3日,卢拉在接受中国驻巴西大使祝青桥递交国书时还表示,巴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坚实稳固,巴方期待同中方密切高层交往,深化互利合作,增进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的协调配合,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强劲发展。

  “迈入新时代,加强伙伴关系以及各科技领域的合作对两国而言都具有重大价值。”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近日表示,中国与巴西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谋求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卢拉访华大受欢迎,这将有助于建立一系列中巴合作关系,造福两国乃至其他国家。

  针对卢拉此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月11日表示,卢拉总统康复后不久即率大型代表团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充分体现了中巴两国对此访和对发展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他表示,中方愿同巴方一道,以此访为契机,推动两国各领域互利友好合作提质升级,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注入更多正能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