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千岛之城”护鸟记:海岛生态保护杜绝纸上谈兵

  舟山8月9日电(林波 陈柯宇)在鸟叫声中醒来,在满天繁星下睡着,这是浙江舟山五峙山列岛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五峙山列岛”)中鸟类观测者的日常。

  作为是浙江省惟一的省级海洋鸟类自然保护区,五峙山列岛位于“千岛之城”舟山市定海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在海岛共富路上,如何守护海洋生态文明?

  对于舟山而言,海岛保护绝不是纸上谈兵。从五峙山列岛的鸟岛“护鸟记”可以看出,该市在探索海鸟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上,正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共绘海岛美好未来。

  中华凤头燕鸥,是中国最珍稀的鸟类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度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据介绍,目前已知中华凤头燕鸥繁殖地只有五处,五峙山列岛就是其中一处。

  从趋向灭绝到初步遏制灭绝态势,在五峙山列岛,鸟类保护者使用科学手段赋能中华凤头燕鸥繁衍生息,打破即将绝种窘境。

五峙山列岛一景。 陈炳群 摄
五峙山列岛一景。 陈炳群 摄

  “人工招引技术主要是让繁殖种群能够在适宜的栖息地里稳定下来,提高繁殖成功率,扩大种群数量。”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馆员范忠勇曾在此前建议五峙山列岛在招引期间,可通过“鸣声回放+假鸟”的方式,进一步吸引中华凤头燕鸥的注意。

  2015年,舟山市定海区试行了人工招引技术,发现五峙山列岛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种群数量有所提高。

  与此同时,在范忠勇的建议下,五峙山列岛还植入“人工+数字化”手段,通过栖息地整理、天敌控制、远程观测、周边管理等,稳定栖息地状况、提升栖息地质量、提高繁殖成功率,逐步恢复中华凤头燕鸥种群数量。

  在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曾江宁看来,五峙山列岛“自我”建设固然重要,但结合海岛自身水路迁徙的关键通道位置,加入区域发展能进一步提升其生态价值,“定海可结合个体与群体关系,加强鸟岛在长三角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地位。”

  诚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让人类与自然更好地共生成为可能,这也为今后五峙山列岛的鸟岛建设指明了方向,深入运用数字化技术,构筑物种保护网络势在必行。

  舟山市在“数字鸟岛”建设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大数据和AI赋能遍布于五峙山列岛的前端监控摄像头,能对鸟类进行自动抓拍、自动分析识别和标记。

  在此基础上,该市将逐步完善鸟岛基础设施和监测体系建设,从鸟类生态环境管理、人工智能鸟类观察和鸟岛数字孪生平台建立三个方面着手,探索鸟岛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鸟岛监管机制,实施“数字鸟岛”应用场景改革,更直观、更及时地保护鸟岛生物多样性。

  千座海岛,万里海疆。审视当下,拥有大小岛屿2085个的舟山,正搭建起“软硬结合”的海岛生态保护路。(完)